首页 >开大要闻

用心服务,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18-11-16 作者: 点击数:22750次


---我的驻村故事

莆田电大派驻涵江区大洋乡杏山村第一书记  俞歆煜

九月的大洋,秋意来得早。清晨,踱出村部大楼,徜徉在杏山的田间小道,微凉的秋风,夹杂着阵阵稻香,沁入心脾。极目远眺,晨光下,稻海泛金,一派丰收景象。看着眼前如画般的美景,回望驻村的这段日子,不禁让人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从去年底到现在,屈指一算,不觉,来杏山村已有九个多月了。

从市直高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到基层农村的第一书记,从关心、爱护学生到服务广大的农民群众,身份和工作性质的转变使得我在最初的那段日子突然变得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逐步克服各种困难,适应了全新的环境,工作上也渐渐得心应手起来。

杏山村,位于涵江北部边陲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景色秀美,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在还没来之前,我就已经对她充满了无限的爱慕和憧憬,在我的心里也默默播撒下了为这个革命老区村用心服务的种子。

驻村以来,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有感人肺腑、有跌宕起伏、有充满喜悦、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但是,每个故事都在不断充实、完善我对农村工作的认知,同时,也在不断推动杏山村在摆脱贫困村帽子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我想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要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关心困难群体,为今后的驻村工作打好基础。于是,我来到杏山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慰问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需求。

来到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林万宗家的的时候,刚好是去年底天气最冷的那天。低矮、破旧的平房,昏暗、阴冷的房间,林万宗八旬的老父亲正抱着竹子编的火篓在取暖,母亲则在灶台边炒竹钉。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唯一的电器我想就是电灯了。贫困程度超出我的预想。嘘寒问暖之后,我问他有什么困难没有?老人家脸上扬起了一丝笑意,说感谢党、感谢政府,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吃穿不愁,房子虽然旧了点,但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他说儿子目前在泉州理发店上班每月有固定工资,上级帮助申请的小额免息信贷拿去入股每月都有分红,同时家里也散养一些鸡、鸭、羊,此外,上级领导和挂钩帮扶干部也会经常会下来看望慰问。老人家言语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满足,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让我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涌动。是啊,人穷志不短,还懂得感恩。

看望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后,我的心里不觉又多了一份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精准扶贫是挂职第一书记最基本的一项工作任务。为了确保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返贫,村两委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帮助贫困户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增加经济收入。通过小额信贷入股分红和产业扶贫等手段帮助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现状。对于因残、因病致贫的困难户在政策上给予低保兜底。

今年6月的一天,贫困户林万宗在自家农田耕种时候,不慎被农用机割伤左下腿,皮绽肉开,情况非常危急。第一时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6月22日上午,在村两委陪伴下我赶往医院看望林万宗,并送去了慰问金。老人家脸上依旧挂着笑容,略带歉意的说又给你们村干部添麻烦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杏山村村民自发在杏山人微信群里给林万宗捐款达数万元。万宗老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当灾难来临时,杏山村干部群众团结成一条心,共渡难关。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带动多产业发展是杏山村实现脱贫致富一条有效路径。杏山村是一个红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革命老区村,是闽中游击支队司令部原址所在地,这里有森林人家红榕树的光辉历史,有走灯炉寨瀑布红军路的优秀传统。如何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是摆在我面前的又一道难题。经过多方讨论研究,为了不断提高星级服务标准,努力打造杏山村红色旅游品牌,让游客既能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又能得到红色家风的熏陶,经村两委研究并报乡党委政府同意,决定将村里的原大洋民俗馆进行改造升级,创办“红色家风记忆馆”。经过多方努力,3月29日,我在涵江区政府参加由区纪委书记牵头召开的碰头会,为筹建杏山村红色乡愁记忆馆共争取到资金20万元。经过三个多月建设,在涵江区纪委和大洋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色家风记忆馆”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开馆了。家风记忆馆的建成,为杏山村的红色旅游发展,带动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又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驻村工作虽然到现在只有短暂的几个月时间,苦乐相伴、喜忧随行。这期间,我享受了向上级争取到项目补助资金的喜悦、经历了抗击台风玛莉亚的洗礼、体味了贫困户遭遇不幸的悲痛。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各级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驻村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心服务、 砥砺前行。

 

2018年9月